生活收藏家

生活收藏家

几百年都不褪色,这团泥巴绝了

admin 166 169

西泠印泥

色泽古雅,质地细腻

夏不渗油,冬不凝固,浸水不褪

所钤印文清晰传神

在国内外久负盛名

//////////

古法超新说

第二季

中国绝技

你知道紫禁城永不褪色的秘密吗?想知道征服了乾隆的"美玉"究竟有何来头吗?你想见识一下源自上古八荒名剑的风采吗?还有延续6000年的镂空绝技。你知道把一根丝线劈成128缕有多细?你见过中国最牛的木雕和最绝的木拱桥吗?把大千世界装进盈寸之器又是怎么做到的?杭州有个全世界唯一的织造技艺,还有一团几百年都不褪色的红泥,你听说过吗?走呀~带你去大开眼界~

西泠印泥

西泠印泥源自西泠印社,由创始人丁辅之、王福庵、叶为铭共同研制,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。近二十年来,在曹勤等人的继承发展下,有朱磦印泥、丹顶朱砂印泥等多种品牌。西泠印泥具有色泽古雅、质地细腻、丰富沉着的特色,夏不渗油、冬不凝固、经久不褪等特点,钤出的印文清晰传神。经著名书画家、篆刻家、收藏家、鉴赏家使用后极为称赞,誉为艺林珍品。

手艺人/曹勤

曹勤,男,60岁,杭州人,现任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"西泠印泥传统技艺"代表性传承人

曹勤从小在西泠印社长大,70年代末进入西泠印社,拜茅大容先生为师,学习金石篆刻与印泥制作,尽得先生真传,40年来,曹勤在传承的基础上对西泠印泥做了改良,印泥品种已多至30余种,比如最有名的古法纯手工朱砂、朱磦印泥,古法宫廷、宣和等印泥,其古法纯手工宫廷印泥的技艺是在传统西泠印泥的基础上,研究古代宫廷制泥法,融入黄金入泥的古法特殊技艺,所创造出国内外独一无二最顶尖的印泥,对篆刻、书画、名家钤印、收藏、鉴定、古法传承的历史佐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•印谱、印泥小知识•

印谱制作的拓印脱胎于碑拓技术,起源自印谱的诞生。印谱始于宋代,众无异言。自宋、元至明初,史载先后有十五部印谱问世,而最具影响者是现藏于西泠印社的《顾氏集古印谱》。最初的印谱只有原印的朱泥钤盖,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篆刻艺术的进步,印章的边款拓制成为印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拓印就是运用与拓碑基本类似的方法,把印章上的文字或图案用纸拓制出来。拓印技术制成的印谱是中国印章艺术赖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方式,是印章所处时代的人文、历史以及社会形态真实的记录。印谱是汇录古今印章制作、搜集印章图式和考订印文等的著作,也称"印存"、"印集"、"印式"、"印举"、"印汇"、"印稿"等。史载最早的印谱系宋代杨克一汇集的《集古印格》为最早。印谱成书的版本有原印钤盖、木刻翻摩、摹刻、制版印刷四种。

明清以后的印谱,有后人汇集而成,有篆刻家亲自手订,还有经由后人摹刻等。传世印谱各种各样,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原印钤盖的印谱,最能真实保存原作的神韵。考究的印谱,钤拓印面用名贵的印泥钤盖,印章边款有乌金拓、蝉翼拓,用古法连史纸或上等宣纸承印,纯手工缝订,精美的木函、蝴蝶装等印谱之一。

西泠印社社藏历代印谱500余部,是全世界藏印谱之最。拓印和手拓印谱的制作,历来是西泠印社的优势和长项,被誉为印林至宝之一。文革后西泠印社专门成立了拓印组,相继原印精工拓制出版有西泠印社原手拓本印谱《李叔同常用印集》、《张宗祥印选》、《西泠印社藏徐三庚印选》、《西泠印社吴昌硕印谱》、《西泠八家印谱》、《西泠印社历任社长印谱》、《杨守敬印谱》、《晚清民国印谱》、《王福庵印谱》、《沙孟海印谱》《李岚清印谱》、《兰亭序集诗印谱》等手拓印谱,承继了乌金拓的衣钵,选用西泠印泥和西泠印社监制的连史纸钤印制作原拓印谱,广受欢迎影响深远。

中国的印泥种类很多,从等级上划分,上可至御用,下可至百姓;从性能上区别,有防伪,耐腐蚀,甚至于耐火烧。但这些印泥归纳起来都属于办公用品,而非文人书画所用,更非金石艺术所用,难于满足钤拓印谱的特殊要求。

西泠印泥之所以独特,是因为在西泠印社"保存金石,研究印学"的一百年里,先辈们在拓制大量印谱的过程中,已经将印泥的制作,从普通的印章蜕色,提炼成为"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"。从此,西泠印社制作的印泥不仅色彩、光泽与众不同,还要兼备渗透、干燥和防腐、防蛀、保质等各项内在指标的不同要求。

在用途上,西泠印泥不仅满足了钤拓印谱特殊要求,还是当代众多书画大师首选的书画印泥。而能够赋予西泠印泥这些特殊功能的具体措施,就是精益求精的选料,和独特的制作工艺。

因此,西泠印泥不仅在钤拓印谱中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它精良的制作工艺与传统的制作过程本身,就是一笔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或者说,是钤拓印谱的特殊要求,成就了西泠印泥的一百年久负盛名,创造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//////////

今日话题

(欢迎留言分享)

/////////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