钧窑人物志——温红远
温红远,男,汉族,1970年11月生,禹州市神垕镇人,高中学历。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,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,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特聘艺术家,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钧瓷烧制技艺)代表性传承人,禹州市神垕镇红远钧窑总经理、主创设计师。
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——温红远
幼年即在窑场生活,受父辈们的熏陶,了解、学习陶瓷的烧制知识和制作工艺。1985年,他的父亲与人合办瓷厂,开始烧制钧瓷,15岁的温红远开始系统学习钧瓷烧制技艺。1988年,进入神垕镇西大瓷厂,学习烧制工艺和模型制作。1997年,到神垕镇益民瓷厂,学习钧瓷的烧制与配釉技艺。2001年,创办神垕镇红远瓷厂,以烧制日用瓷为主,兼烧部分钧瓷器皿。他生产的日用瓷销往越南、柬埔寨等国。2011年,开始烧制钧瓷。红远瓷厂改名为红远钧窑。
双耳尊
他注重研究市场,捕捉市场信息。2010年前后,新一轮钧瓷茶具兴起,为确立企业发展方向,他数次南下景德镇、宜兴瓷区,并到福建、云南、四川等茶市场了解陶瓷茶具品种及使用方式,认清国内茶具市场大势。2012年,开始专攻钧瓷壶。现代钧瓷茶具与历史上的水注、执壶不同,做工考究,工艺精细。相继经历了壶身炸裂、釉色脱落、出水不畅、壶身与壶盖难以密闭等各种问题。单是解决技术性难题,他耗费了1年多的时间,烧坏了一窑又一窑的钧瓷。为了使制壶技艺不断精进,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到景德镇、宜兴、龙泉等地考察、学习,处处留心。通过“移植”紫砂壶中的优秀器型,不断丰富钧瓷壶种类。坚持不断地学习、积累,为他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短短几年间,钧瓷壶成为红远钧窑响亮品牌。红远钧窑,也成为神垕镇做钧瓷壶最早的窑口之一。
广口如意壶
红远钧窑的展厅里,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钧瓷壶。形状各异,大小不一,有扁有圆,釉质温润。从中任意挑出一把,均让人爱不释手。有橘红、月白、淡紫、天蓝等。温红远研制的炉钧彩金釉,无论是赤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,皆能体现在钧瓷壶的釉面色彩上,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。他说,做钧瓷壶,工艺要求高,72道工序样样不少。一把小小的钧瓷壶,虽只有一盖一把一嘴,拳头大小,一手即可握住,看似简单,但制作流程、生产工艺与制作钧瓷一样,需要炼泥、造型、素烧、施釉、烧制等,每道工序都不能少,同时每道工序需要精益求精,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。
佛珠壶
与南方钧窑系地区陶瓷茶具相比,钧瓷茶具的优势在哪里?红远认真观察、反复琢磨:钧瓷的魂在釉、是火的艺术,钧瓷茶具的优势仍然是釉色,在烧成控制。一样的精工细作,相同的制作工匠,一把五彩斑斓,窑变意境深邃高雅的钧瓷壶是艺术品、收藏品,这是其他瓷区的陶瓷茶具所不能比拟的。2016年,在前期星空蓝釉的基础上,开始松石绿金斑釉的研究。“原理和基础配方都一样,熔块、草木灰、骨粉、孔雀石、氧化铜等。松石绿是铜着色,要在氧化铜上下功夫。我用的是铜花,就是将铜锭或铜皮过火锻炼,刮下氧化层收集铜花,用钢磨研磨,形成铜粉。这样得到的铜粉里含有一定的铁成分,有利于松石绿釉色的形成。禹州地产矿料孔雀石中铜含料倒不多,属于贫铜矿,其中含有大量的铁及丰富的微量元素,这些微量元素与骨粉中的磷相互作用,可以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美丽釉色。”“别人钧瓷壶釉配料大多有八九种,我的配料成分达13种,成色范围宽,烧成范围窄,大约在10度,其核心还在烧成控制。松石绿金斑釉属于中温釉,烧成温度在1240——1260度,前火烧4个多小时,约900度转火,转火后烧5——6个小时。住火前30度每小时升温8——10度,约烧3——4个小时。整体烧成时间为13——14个小时。”“这个釉烧成难度大,每次装窑、烧窑、开窑我都亲自操作。这次烧不熟,下次就放在温度高的地方。这次流釉了,下次要调到温度低的地方,即便这样,烧成的几率也比较低。”到2018年末,松石绿金斑釉基本定型。初成的几把壶一经面世,即被开封、郑州、新乡的茗钧藏家所青睐并推崇,迅速成为钧瓷茶具收藏圈的稀有品种。
红远十分重视制壶工艺创新,力求作品的完美与唯一。2017年,他反复比较钧瓷壶与紫砂壶的异同,较早研究并采用壶內支烧工艺,成功烧制钧瓷全釉壶,丰富了钧瓷茶具品种,为钧瓷工艺的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水滴壶
壶艺爱好者这样评价红远钧瓷的钧瓷壶:“形象上千变万化、精思妙想,不但讲究形式完美,作品气韵生动,而且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拿在手里有玉一样的手感,每把壶都是一件艺术品,看一眼就会产生收藏的冲动,存一把壶就会心满意足。”
茶室装饰器——貔貅
2013年9月,作品“胆瓶”在第二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获金奖。同年11月,“玉壶春”获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。同月,“太白尊”在河南省陶瓷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银奖。2014年1月,“罗汉钵”在第三届全国钧瓷收藏家珍品展中荣获金奖。同年9月,“梅瓶”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银奖。11月,“跳刀纹洗”在中原之星陶瓷设计艺术与创新大赛中获银奖。2015年9月,茶具作品《鼓壶》、《周盘壶》、《龙凤蝉鸣壶》在第三届河南省钧瓷壶设计大赛中被评为金奖。《将军壶》在第三届河南省“大河杯”中原壶设计大赛中被评为金奖。2016年1月,“将军壶”在第三届河南省“大河杯”中原壶设计大赛中被评为金奖。同月,被河南省陶瓷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授予“2015-中国钧瓷年度人物”荣誉称号。同年7月,作品“梅瓶”在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铜奖。11月,获“河南省陶瓷行业十大新闻人物”荣誉称号。2017年1月,作品“荷口玉壶春瓶”被上海壹号美术馆收藏。同年7月,作品“胆瓶”、“梅瓶”、“虎头尊”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。9月,“兽耳尊”在第五届河南省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获金奖;“竹节提梁壶”在第四届河南省钧瓷壶设计大赛中被评为银奖。2018年12月,参加中国(北京)陶瓷艺术设计高端人才研修班(国家名窑钧窑班)。2019年8月,作品“小壶”在中国(北京)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获第八届“大地奖”陶瓷创作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。同月,参加景德镇陶瓷大学禹州市钧瓷行业人才专题研修班。同年9月,作品“容天壶”、“金瓜壶》在第五届河南省钧壶设计艺术大赛评选中获银奖。2020年2月,作品“如意四方壶”被全国陶瓷工业信息中心等单位评为“2019-中国钧瓷年度优秀作品”一等奖。
作品款识:红远钧窑温红远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