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◎雅缘书画
导读王蒙(1308-1385),元朝书画家。字叔明,号黄鹤山樵,湖州(今浙江吴兴)人。外祖父赵孟頫、外祖母管道升、舅父赵雍、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。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,后来进而师法王维、董源、巨然等人,综合出新风格。年轻时隐居黄鹤山(今余杭临平山)几十年,过着“卧青山,望白云”的悠闲生活。元末,张士诚据浙西,曾应聘为理问、长史,弃官后隐居临平(今浙江余杭临平镇)黄鹤山,自号黄鹤山樵。明初王蒙出任泰安(今属山东)知州,因胡惟庸案牵累,死于狱中。
王蒙能诗文,工书法。尤擅画山水,得外祖赵孟頫法,以董源、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。写景稠密,布局多重山复水,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,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。山水之外,兼能人物。所作对明、清山水画影响甚大,仅次于黄公望,后人将其与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合称为“元四家”。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影响甚大。
王蒙自幼便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天赋。在绘画方面,王蒙创造的“水晕墨章”,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。他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,颇具个性,墨色沉稳深沉,具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。他的独特风格,表现在“元气磅礴”、用笔熟练、“纵横离奇,莫辨端倪”。《画史绘要》中说:“王蒙山水师巨然,甚得用墨法”。而恽南田更说他“远宗摩诘(王维)”。常用皴法,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,其特征,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,以用笔揿变和“繁”著称;另一是用“淡墨钩石骨,纯以焦墨皴擦,使石中绝无余地,再加以破点,望之郁然深秀”。
在书法上更是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。他的书法以楷、行书为主,笔力凝精,结构严谨、刚劲有力,又兼具柔媚之美,尤以行书为其长处。他的书法风格被后人称为“兰亭体”,在书法纸上设计并研究了各种险怪之步,提出了“行至水处自然润,到山头快意于飞”的理论,标志着南方书风的树立和发展。王蒙常用笔,尤擅狂草。他的小楷富有韵律感,笔画优美流畅;大楷则凝重刚健,气势雄浑。行书锋利开阔,字形横放,风格奔放自由,充满动感和活力。
王蒙《爱厚帖》高清大图赏析王蒙《爱厚帖》高清大图
王蒙《爱厚帖》,纸本,行书,纵33.3厘米,横58.7厘米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
王蒙书学赵孟頫,学得极像。从此帖可以看出,不仅点画转折,有赵书规模,就是笔画结体,也学得极似,而且是笔圆墨润,笔画清轻,颇有姿致。
此帖为王蒙给张经的书札,内容是举荐他的朋友林子山,请张给以“得三石米”的差事。
此帖为《元诸名家尺牍册》中的一帖,帖上有“世受堂”、“也园珍赏”等印。著录于《石渠宝笈初编》卷十。系清宫旧藏。
王蒙《爱厚帖》局部图一
王蒙《爱厚帖》局部图二
王蒙《爱厚帖》局部图三
结语王蒙是中国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艺术巨匠之一,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和地位不亚于其他伟大的书法大师。其书法风格极富独特性和表现力,影响深远,是中国书法文化的瑰宝之一。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书法界得到高度评价,而且在后世得到广泛传承和推崇,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