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收藏家

生活收藏家

施仁书画作品等

admin 25 60

施仁(1922-2018)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。江苏常熟人。曾问业于沈肖琴、江寒汀。先后在苏州文化工艺美术ㄏ、苏州刺绣究所设计室主任长期从事苏绣艺术画稿设计及刺绣研究,其设计的绣稿构图严谨,色彩典雅,富有特色。1996年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,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特邀研究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苏州市书法协会顾问,苏州国画院院外画师,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,苏州市刺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。

施仁书画集





施仁书法40/4.08


是我却非我,兆我却是我,人生梦幻间是,我亦非我。

施仁题画诗







施仁和费新我在艺石斋握手照片,右侧第一位为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。



王健生、费志雄、邬西濠、瓦翁、崔护、段东战、奚乃安、施仁、朱根寿于苏州市老年书法展评选会合影15.2/10.3



费之雄、施仁、瓦翁、崔护于老年书法展评选会合影15.2/10.3



施仁、江洛一、钟经理、周彩宝摄于太湖西山大鸿运走廊照片12.6/8.8



1987.11月施仁、张辛稼、卫东晨、徐绍青、刘叔华、合影于第四人民医院照片



殷積豊、钟?、宫音、江洛一、施仁、张昌颐合影于洞庭西山大鸿运走廊照片12.6/8.8



施仁和83016部队政治部主任合影照片



吴养木题施仁书画集


吴养木名彭,号小鋗,1921年9月生于浙江嘉兴,浙江石门人(今属桐乡市崇福镇),幼年随父著名画家吴待秋迁居苏州。194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,后在上海中国银行国库局任职。1949年辞去银行公职,离沪反苏,于家攻习书画,凡九年。1958年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成立。先生应聘执教于该校,并任绘画专业组组长,为培植艺术人才辛苦工作。1969年,工艺美校改为普通中学(即苏州34中),先生改任高中英语教师。1972年,调苏州市文化创作室,从事国画创作。

大铁署杞叟诗词稿


大铁即曹大铁(1916--2009),江苏常熟人,原名鼎,字大铁,又字若木,号尔九、北野、若木翁、寂庵、寂翁、废铁、大铁居士、菱花馆主等,斋名“半野堂”、“菱花馆”、“双照堂”,江苏常熟人。从杨圻先生作诗、入张善子张大千昆仲门墙习丹青、叩于右任先生学法书。主攻土木工程余绪诗词书画,均臻上乘,有声海内。年少席丰厚履裘马清狂;中年慷慨任侠目不容俗;晚岁潜心格致醉心六法。习绘事,功力深厚下笔有神,苍浑渊穆名播中外;善收藏,见论高绝法眼独具,所藏名物蟫林所重;耽右椠,版本目录过目不忘,辨析精微独树一帜,著韵语,诗词乐府波澜壮阔,纪事详实文辞典雅;攻土木,年轻位高学有专着,演算精湛卓有大成。“五十四米高钢筋砖烟囱”创举被列为国家通用设计。间亦司古泥法治印。柳恽之才不及其身,数者融通诸法合一,非凡人之力可逮,实天下一奇才也!并被喻为常熟末代藏书家,而作为为土木工程专家,而兼擅诗词书画等等,乃罕觏奇才。

朱弟致施仁信札26.8/24.3


朱弟(1925.1-)字瑞庭,堂号伯轩,乐斋。江苏阜宁人,曾就读于中央财政学校,离休前任中共苏州市烟糖公司党委书记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苏州市书法协会理事长,擅草书。

翁宗庆致施仁信札


翁宗庆,男,1923年4月生,江苏常熟人,中共党员,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。国家一级书法家。老一辈文史学者,诗人,鉴藏家。清同治帝师,宰相翁心存六世孙。其高叔祖翁同龢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大书法家。1866年12月4日(同治五年)翁同龢代笔御书福寿龙虎等四十二个字,是岁末上颁赏诸臣用;同治光绪所谓御笔赏福寿龙虎、平安如意、吉祥如意等皆为翁同龢代笔。

杨培致施仁信扎


人见博恭致施仁信札


水野脩藏生致施仁先生信札



信安敬四郎致施仁信扎


板本敬四郎致施仁信札32/23.8板本敬四朗:中国温灸疗法普及会会长。






叶仁麟致启东(施仁)信札


叶仁麟至启东诗稿


叶仁麟诗曰:“虞山相识正青春,茶座清晨共寄身。读画论诗欢似昨,勿勿都变白头人。把晤鹤园秋澓春,共憐吾密病中身。当时困境皆相似,君继陈翁葬友人(无恙师殁后由陈叔老兄奔走葬于虞山,于虞山并为立碑,古道热肠可以叔老比美)。无端浪费十多春,老九臭成带罪身。忆及焚书悲惨事,与君都是过来人。三中会后庆逢春,作画吟诗自在身。昨赐画梅今时裱,素壁生辉谢故人。启东吾兄寄画梅并题七绝一首,敬步原韵代简致谢即请吟正。弟仁麟呈稿,丁卯仲冬既望,叶仁麟印。”叶仁麟有《香山怀古》、《仁麟吟草》和《古稀唱酬》,施仁先生有【谢老友叶仁麟赠羊毛衫】金秋凉气发,玉露凋伤初。情款毛衣惠,忻增衰老舒。

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施仁信札




曾康致施仁明信片



曾康,谜号常寅。1946年生,江苏常熟人。常熟市博物馆学刊编辑。现为常熟市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、职工灯谜研究会顾问。谜作入编《中华当代谜海》、《现代灯谜精品集》、《佳谜鉴赏辞典》等。
裴谷云致施仁信扎


裴谷云(1937~2006),肯堂子,室名今日书庐。裴家学渊源,从小临习书法,擅隶书,称隶书胜父一筹。

施仁题胡少柏印存


杞叟(施仁)诗词稿







施仁稿





施仁书画34/36.5


施仁书画册页38.5/29.5















施仁册页12开,尺寸为33.5/23.3













施仁书画29/22.6


侣蕉施仁书髙启《泊枫桥》和张继《枫桥夜泊》诗102/34.7x2



江南水乡名城苏州,有桥约300多座,而被诗人墨客吟诵最多的是枫桥。因而,明朝诗人高启(1336—1374)在《枫桥诗》中不无感慨地写道:“画桥三百映江城,诗里枫桥独有名;几度经过忆张继,乌啼月落又钟声。”正如诗中所言,令枫桥扬名四海的是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诗,名曰《枫桥夜泊》: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;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据说,这是诗人张继赶考落第,郁郁回乡,途经此处,挥毫写下的诗篇。诗中把旅途中的愁容与周围幽美的深秋景色,如音画般地描绘了出来。弯月、客船、江枫、渔火、乌啼、钟声,有明有暗,有静有动,有音有画。短短的28个字,写出了一个悠远旷达、逼真深刻的意境。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桥字,但全篇都是紧紧围绕着桥来写。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,也使枫桥名声大振,中外闻名。枫桥,旧称封桥。位于苏州西北七里小镇枫桥镇,横跨于运河支流之上。枫桥只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,长39.6米,高7米,宽4.2米,跨径10米。始建于唐代,据推断距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。明崇祯末年、清乾隆三十五年都曾修缮过,现存的枫桥为清同治六年(1867)重建的。据史略记载,古时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,设护粮卡,每当漕粮北运经此,就封锁河道,故名为“封桥”

施仁书法90.05/17.5


施仁百寿图书法




百寿图,中国民间传统寓意字样。用一百个不同形体的“寿”字所组成的图像,有圆形、方形或长方形数种;也有在一个大”寿”字中再写上一些小“寿”字的。图像中的字体多为繁写,有篆体.隶书.楷书或几种字体混合兼用。经过不同形体”寿”字组合成的百寿图.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,给人以富丽堂皇、意蕴深长的感觉。当然,百寿图在创始之初并不是被人们当作一种艺术品来欣赏的。它是古代中国民间对长寿理想的一种寄托。因此,它总是被人们排列得整整齐齐.书写得端端正正,并且带有一种朦胧的神秘主义色彩。“百寿图”从宋代以来就已作为稀世之宝、广为传颂。特别是南宋时期,专事拓印、装裱“百寿图”作坊久盛不衰。朝廷显贵、书香世家,百姓士庶都为拥有一幅“百寿图”而自豪。挂之于堂中顿然门庭生辉、宾客争相观赏!古时商人远行或浮游宦海者更是把“百寿图”作为护佑身家平安的宝贝!

施仁书法49/22.5

施仁访兴庆宫沉香亭书法67.3/39

施仁朱熹读书有感书法36/20.08

施仁书俞湧撰联“翠嶺黄扉添此处几分风月,清溪白石问何时一忱烟霞。”书法对联177/30.03x2

俞湧,男,汉族,1953年9月生,福建福清人,中共党员,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警衔。曾任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副政治委员(正军职)、局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。

施仁书法对联100.05/23x2

施仁诗稿

施仁试述陈之佛先生的花鸟画和苏繡关系的分析研究